舞評節譯 醉孔雀的冥想 (2001) 在迷人「醉孔雀的冥想」的表演中,陳學同創造出一種令人沉醉的美妙境界。 ~Jack Anderson, 紐約時報~ 扁擔(2000) 陳學同,在幕後讓舞團團圓心情愉快,也將巡迴演出的市民美麗地融入整個過 程,而他們以熱情的方式回應陳學同的風格。 ~Richard Christiansen, 三方論壇~ 勇之光(1998) 在「勇之光」裡,陳學同將現代舞與傳統舞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著痕跡。 ~Jennifer Dunning, 紐約時報~ 舞評節譯 英文報社 陳學同舞團的團員們能全力投入舞蹈的情節中,而不使人感到故意做作討好,在「旅程」 舞中,詼諧的動作與李泰祥的音樂風味相呼應。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七日,紐約時報 陳學同的作品具有其思想性及信念,而促使觀眾深思,「聖諦」用現代舞而能表現出古 老的中國,作曲家李泰祥的音樂中所用的恒古,的鐘聲及頌唱的合音美妙而不可思議。 一九八二年八月三日,Jennifer Dunning, 紐約時報 在陳學同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細的挑逗性及精心的安排,以明晰完整而主旨的動作組合成 有如色彩般的輪盤。 一九八二年五月六日,Cynthia S. West, 舞台外Other Stages 「黃塵之聲」….. 具有童話中所須有的魔力。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八日,Jennifer Dunning, 紐約時報 "由陳學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於詮釋人類精神的提升具有天分,在他的演出中有目 的的姿態,直接的意向及愛,使得他的創作有整體性……陳學同現代舞蹈團讓我分享到 舞蹈的神妙。" 一九八二年一月八日,C.S.T. West, 每日世界Daily World "歌頌自然的陳學同現代舞蹈團" 由該團所演出的四個五名可以看出:"黎明之鷺","空山","溪流的啟示"與" 秋收",均強烈地顯示其作品對大自然的偏愛。陳氏將中國傳統舞蹈的形式融合以美 國現代舞技巧,也在他的作品中將他對人生的看法簡潔的詮釋出來。"希望之岸"是 陳氏最新的作品,該舞因越南難民浮海逃亡有感而發,他毫無做作地道出了對船民的 同情心。 若是以船民處境為題材是目前藝術作品風行的主題,則陳氏細緻的感性或可成為其他作 品的表範。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五日,Jennifer Dunning, 紐約時報 "黎明之鷺"…..洗練而優雅……該舞不以人模仿鳥的形象,而是由細緻的動作及適合 的節奏表現,卻比用羽毛來表現更是入微而傳神。 一九七九年四月,Margaret Pierpont,美國舞蹈雜誌Dance Magazine "創作風格雋咏,其感性雅致而細膩"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九日,Jennifer Dunning, 紐約時報 在「心境」一舞中,雙人舞的詩意與戲劇性表達了愛情中的衝突和矛盾,絕望悲哀亦在 女子獨舞的身上有力的表現出來。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七日,Von Christa Reichow, 德‧大眾通訊日報General Anzeiger "該團演出緊湊而無疵,技巧豐富而變化,…..陳氏在編作上融合現代舞與東方舞蹈之 造詣亦如他本身為舞蹈者同樣的成功。"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五日,Bertram Konrad, 德‧波昂人時報Bonner Rundschau 舞評節譯 中文報社 讓舞者觀眾互動交流,陳學同「夏日涼亭」(Summer Pavilion)舞出新意。非一 般的舞蹈演出「夏日涼亭」,以輕鬆形式與舞者互動交流,不在局限於舞台與觀 眾席。舞蹈家陳學同新編制的作品,似是一間茶館,充滿創意。由於受到台灣的 鴻勝醒獅團的啟發,舞蹈的演出將有許多類似國術的肢體動作、融合陰陽理論以 及疊羅漢等技術,將舞台演出推至另一層次。 舞蹈家陳學同今次的舞蹈演出取名為「夏日涼亭」,不同於一般的演出,將打破 傳統舞台與觀眾席的隔漠,觀眾不再是正襟危坐地欣賞演出,而是以輕鬆的方式 進行,於舞蹈正式開始之時,舞者將會準備點心和梅子酒與觀眾分享,將現場打 成一片,令觀眾有機會與陳學同與舞者交流。 二00四年七月十七日,星島日報 陳學同舞出新方向,「會」(The Dream)描寫失落和追尋的過程。這部表演者 只有三人的舞作,代表陳學同編舞的一個新方向。陳學同他前幾年的作品都是大 型舞劇,創作排演巡迴演出都非常累人。「會」是小型的抒情作品,希望能跳脫 「說故事」的框框,表演純粹的情緒。 二00二年五月七日,世界日報 「做白日夢的醉孔雀」(Meditations of a Drunken Peacock),八名舞者以活潑靈 活的肢體語言,舞出酣醉孔雀的冥想舞作。陳學同說由於與林肯中心旁的拉瓜地 亞高中(Fiorello LaGuardia H.S.)合作表演藝術課程中,從學生身上發展出編個 「好玩」的故事,創作出輕鬆幽默的「做白日夢的醉孔雀」。 二00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世界日報 陳學同舞團在美闖出一片天。成立二十三年堅持鄉土文化,培育出眾多傑出華人 現代舞者。 二十三年前陳學同從台灣來紐約學習現代舞,也成立了「陳學同舞蹈團」,不但 是當時白人為主的現代舞蹈界中罕見的亞裔舞蹈團體,更提供一個表演天地, 讓許多華裔舞者新秀在紐約找到立足的信心。堅持在舞作中融入鄉土文化的陳學 同,已在美國現代舞團成功地佔有一席之地。 二00一年三月七日,世界日報 陳學同編排的新現代舞「扁擔」,盡顯移民心態的矛盾。此齣舞蹈主要歌頌亞裔 家庭在美國生活時,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的文化衝擊,卻又不可分割的關係。同 時,透過舞蹈動作刻畫出移民家庭的掙扎及對新生活的期望,充滿戲劇性。 二00一年一月四日,星島日報 陳學同結集中國傳統舞蹈及歌劇,加上現代舞蹈的表現手法述說故事。「編織」 (Weavings),內容是講述一個女孩子編織辮子的故事,華裔在美國的歷史與辮子 有不解之緣,外國人認識華裔時男女均紮結辮子,華裔移民最初來美時也是有長 辮子的形象,這個以女孩子輕鬆結辮子的舞蹈隱述華人在美的歷史和生活。 「月亮」( Moon),通過一個小孩子的想像力,看到窗外的月夜,構成一系列 馬、魚、船的各種幻象,陳學同表示,這個舞蹈是發揮超現實的想像力,孩子的 想像結合日夜的夢幻寫成優美的舞蹈詩篇,這作品的音樂配樂為旅美華裔現代音 樂家周龍的作品,他以電子音樂創造出各種自然及動物的聲音。「武士之光」 (Warriors of Light),講述一個人的內在意志面對外在困難呈現的剛強的一面。 一九九九年一月五日,星島日報 各族裔觀眾對這出意境抽象的「勇士之光」(Warriors of Lights),讚賞有佳,並 表示「相當有創意」。「勇士之光」是以佛教祭典為主題,配合祭典中的鐘聲、 及鈴聲,將人們內心的掙扎,經由不同的刺激,尋求新的解脫。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世界日報 「光之靈」(Warriors of Lights)是講述佛教徒,其使命是使眾生脫離苦海,遠離 困苦,佛陀為了普渡眾生,曾經歷過不少生死愛別離以及各種犧牲。陳學同將中 國武術與現代舞的混合來表現他對佛學的體會及文化的體現。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星島日報 陳學同的舞蹈一向以融合東西方文化為主,舞蹈內容採東方題材,而以西方的技 巧來表現舞蹈,一直深受西方媒體的好評。「光之靈」(Warriors of Lights)充滿 東方的抽象和神祕色彩,闡述佛教的順從、犧牲和輪迴的教義。該舞團以現代舞 蹈和武術的表演方式,跳出東方佛教的禪學觀念。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三日,世界日報 「透明的樞紐」令人讚不絕口! 十二位青年與兒童舞者所演出的「透明的樞紐」,表現了早期華人在美移民的艱 辛遭遇。「透明的樞紐」舞劇是陳學同花了兩年半的時間研究所編。為了收集真 實的歷史資料,陳學同曾親自走訪舊金山附近的華人營(Chinese Camp)、洛克 村(Locke)、天使島、鐵路博物館等地,訪問當地老人及其後代,了解百年前 華人移民美國時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五月份在拉瑪瑪劇院公演時,得到高度評 價。 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明報 陳學同編寫的作品向來融入東方文化的意涵,但在「門啟心怡」(逐漸消失) (Opening the Gate)中,他則嘗試僅以抽象的舞蹈語言,描繪人類性靈的再生與 開啟。在電子音樂和中國擊鼓節拍的混合聲中,運用抽象得肢體動作及符號式的 印象,表達一個沒有確切「劇情」的意象。 *「透明的樞紐」(Transparent Hinges),以二十世紀初期華工血淚史為背景, 反應現代美華地位問題。該舞曲由北京著名作曲家周龍譜樂,舞員以色調低沈的 舞衣,配合幽怨的曲調即沈重的打擊樂,將多年前華人移民的境遇表達無遺。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日,世界日報 陳學同舞蹈團員舞技精湛,舞員以劃一而帶京劇味道的化妝,色調低沈的舞衣, 配合幽怨的曲調及沈重的打擊樂,將多年前華人移民的遭遇與心聲表達出來,加 上舞場以刻有自創的詩句在石壁上,以及木桿插地的佈景襯托他們心境的苦悶與 沈重,「透明的樞紐」(Transparent Hinges)是訪問在一九一0– 一九四0年透 過天使島來美國的華人移民的真實歷史寫照,編舞者曾走訪三藩市的老移民和學 者為編舞之藍本,故演出時倍加感染力。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四日,星島日報 陳學同二十年如一日,推廣華人舞蹈教育,迎接二十一世紀到來,將上網路,把 舞團演出輸送世界各地。 「陳學同舞蹈團」今年剛好成立二十週年,創辦人陳學同回想這些年對舞蹈 藝術工作的執著,雖吃了不少苦頭,歷經千辛萬苦把舞團支撐至今,但舞蹈教育 推廣有成,成為少數能在美國闖初一翻局面、打入主流的華人現代舞團,他為此 感到欣慰。 台灣長大的陳學同於七0年代來美,隨瑪莎.葛蘭姆和艾文.艾利學習西方現代 舞,至今他所編得三十多支舞大都含有濃厚中國哲學省思,「紐約時報」舞評家 珍尼佛.唐尼曾論其舞蹈深度以愈圓熟練達。可以說陳學同的舞蹈藝術工作一直 著重文化自覺的創作,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他有意轉移部份重心至科技的結 合利用,在網際網路已開闢有資訊提供,計畫將製作 CD-Rom,並研究把現場公 演的錄影立刻輸入網際網路,世界各地觀眾可進入電腦觀看現場動態表演。 基根深紮於華人社區的陳學同舞團,可說是二十年如一日,未曾間斷在社區內推 廣舞蹈教育的基礎工作。陳學同覺得當年會毅然決定在華埠生根,是認為有發展 的空間,讓華人有機會學習且認識舞蹈藝術,因此與也從事舞蹈的妻子曾佩媜成 立現代舞團兩年後,設立「藝門中心」舞蹈學校來激發孩童和青少年對藝術的興 趣,然後創辦「茂比利街劇場」,給予學生和年輕藝術家發表實驗成果,可以說 他 多年努力推廣基本的舞蹈教育,是為了舞蹈藝術能在社區內普遍化。有如林懷民 的「雲門舞集」在台灣所造成廣面影響,吸引更多年輕人能加入參與創作和行政 工作,將舞蹈藝術傳薪到下一代。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世界日報 陳學同將人生體驗化成舞蹈表達個人感受。「改變」(Shift) 除了舞蹈外,音樂、 舞台和燈光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整個作品利用舞蹈、音樂、燈光及舞台的豐 富變化,將帶領觀眾體驗從日新月異的繁囂生活中歸於寧靜平和的非凡旅程。 陳學同的舞團和舞蹈學校,座落在曼哈頓熱鬧嘈雜的唐人街中心。這個以紐約唐 人街為家的舞團,二十年來選擇了在中國人的社區裡扎根。他開始就認識到,舞 蹈作為藝術創作之外的社會意義與價值,所以他同時創立了舞蹈學校「藝門中心」 和「茂比利街劇場」,把表演、舞蹈教育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社區的舞蹈中心。 陳學同在華埠社區建立起來的舞蹈中心,目前已成為主流舞蹈界中的亞裔代表。 憑著在紐約二十年建立起的人脈和聲譽,陳學同是舞蹈主流中少數的亞裔聲音, 在促進族裔交流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九九七年四月,表演藝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