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同舞蹈團 陳學同舞蹈團(1978~)-一個代表巡迴表演編舞家及陳學同作品的現代舞蹈團。每 年推出一至兩部的紐約市首演,表演特色除了精彩的現代舞,亦摻入了傳統中國 文化的美。除此之外,陳學同舞蹈團還提供一年一度的教學演出和研習課程,內 容包括演講示範系列,書法和舞蹈課程。 陳學同簡介 陳學同,為亞裔現代舞蹈先驅,致力於編舞,表演及提倡藝術。出生於上海,生 長於台灣,1971年畢業於台灣文化大學後,赴美在瑪莎․格蘭姆舞蹈學校及美國 舞蹈中心學習,次年獲得紐約茱麗亞學院獎學金,畢業後再入紐約大學教育研究所, 修得舞蹈教育碩士。他以一個舞者和編舞家的身份,在台灣舉辦過數次發表會。在 美國,陳學同曾獲得裘旺基金會編舞獎,並在喇媽媽(LaMaMa E.T.C)劇場演出及編 舞。他曾任教於亞利桑納州納瓦候社區學院及林肯中心訓練班。 1976 年,在紐約陶樂絲․蕾可女士及喇媽媽劇場負責人史都華女士之賞識、支持下 成立了「陳學同現代舞蹈團」以獨立表演其作品。不但在美國的現代舞蹈領域中 佔有一席之地並於歐洲巡迴演出兩次,於亞洲則有七次。 身為一個專業編舞家,陳學同藉由其作品以正向的角度抒發內心對於中國城社區 的在地情感。靈感源自於中國神話及民間傳說的他將此文化原素融入於一系列的 舞蹈曲目,不管觀眾對於亞洲是否熟稔都被其演出感動不已。 除了盡心盡力將完美表演帶給觀眾,陳學同也以提供當地居民學習的機會為己 任。1980 年他與夫人曾佩媜在中國城成立了表演藝術學校(前「藝門舞蹈中心」)。 教學項目包括芭蕾、現代舞蹈、鋼琴及武術。1988 年學同成立了中國城第一間 表演藝術中心(前「茂比利街劇坊」)。表演以現代舞為主,其中包括每半年一 次的「新舞步」、「伏耳傾聽」及「階梯」。「新舞步」系列,提供了舞台及經 費給年輕優秀的編舞者展現其能力的表演機會。「伏耳傾聽」系列,是一個結合 亞裔舞者並給予舞台及經費支持的表現機會。而「階梯」系列,則是與位於中城 的台北劇坊合作,支持事業己達中期之舞者的創作。 陳學同的知名度除了建立在外百老滙音樂劇的編舞及表演領域,在大型場地演出 時更有美國電視台報導其作品。在教育方面,他曾任教於那瓦荷社區大學紐約大 學舞蹈系及舞蹈教育系。1985 年,他駐場「庭院」-一個表演藝術的蘊育地,負 責編排舞蹈。除此之外,陳學同近期在舞蹈戲劇工作坊擔任董事會的一員,舞蹈 -美國和潘亞洲劇坊擔任董事會會員。藉由舞蹈戲劇工作坊的資源,他協助亞洲 藝術合作單位做中美文化藝術交流的工作。陳學同曾為美國資訊服務單位至模里 西斯島擔任美國藝術發言人。2002 年陳學同現代舞蹈團獲得紐約州長頒發的「藝 術成就與社區貢獻獎」。2003 及 2004 年連續獲得旅美華人組織頒發的「終身成 就獎」和紐約市立大學亞洲校友會頒發的「社區服務特別表彰獎」。2005 年紐 約舞蹈界在蓓茜舞蹈頒獎典禮中陳學同及其夫人曽佩媜獲得大會的「終身貢獻 獎」。

陳學同舞蹈團成員 成員介紹 HT Chen,陳學同,生於上海市, 在台灣長大,民國五十九年畢 業於中國文化大學,之後赴美在瑪莎․格蘭姆舞蹈學校及美國舞 蹈中心學習,次年獲得紐約茱麗亞學院獎學金,畢業後再入紐約 大學教育研究所,修得舞蹈教育碩士。陳學同曾獲得裘旺基金會 編舞獎,並在喇媽媽(LaMaMa E.T.C)劇場演出及編舞. 他也是 NEA 的職業編舞家. 陳先生也授課於 Navajo 社區大學以及紐約大學職 業舞蹈部。

Dian Dong,曾佩媜,畢業於紐約茱麗亞學院, 曾是 Shirley Ubell, Vladimir Doukodovsky, Alfredo Corvino 和 Doris Rudko 的學生.她曾為 Anna Sokolow, Janet Soares, Lance Westergard, 林肯中心,ADF25 周年 紀念, 國王與我的全國巡迴演出工作. 她曾授教於紐約大學, Montclair 州立大學,現代舞中心,以及藝門舞蹈中心。曾女士組織及 設計陳學同舞蹈公司的教育項目。

Apple Dreams (2007)

多元化演出 大蘋果之夢 Apple Dreams (2007) 半圓柱型的玻璃拱頂中庭,伴隨著十六株巨型棕櫚樹,這裏正是紐約最豪華雄偉 的公共建築之一「冬之花園」。陳學同在觀察了每日於世界金融中心中穿梭來去 的商 人、家庭與觀光客後提到「在這裏,我看到了一個繁華喧囂城市的生活縮 影」。 配合作曲家 Fitz Patton 原版配樂,陳學同的舞作將會以一種充滿平靜與希望的方 式,具說服力的呈現人性的微妙以及生命的純淨。十二位舞者大膽地穿越整個場 地,彷彿找尋彼此似的交織在一起。而父母親們,像驕傲的孔雀般,趾高氣揚的 用嬰兒車推著他們的小孩,並將他們的孩子高高地舉向棕櫚樹。 「大蘋果之夢」中,棕櫚樹象徵著在有缺陷的城市世界裏,找尋意義與美麗旅程 中的庇護所。 冬之花園藝術總監 Debra Simon 指出「世界金融中心藝術部,在近二十年來,已 成為紐約地區最大的表演藝術節目提供者之一。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希 望為冬之花園及其周邊的 公共空間,創作量身訂做的作品。陳學同便是其中的 一位藝術家,我們有信心他會根據本空間特別的地理位置與特質,創作出引人注 意並且富有想像力的舞作」。

改變 Shift (2007)

「改變」曾被紐約時報稱為「陳 學同舞蹈團是紐約舞蹈界中最會說故事的舞團之一. 這支舞蹈的靈感來自繁囂 的紐約曼哈頓下城,從描述社會亂象開始至追求和平寧靜境界的結束,是一種心 靈感受上的改變。斑駁的燈光、絢爛的舞影、砰然的擊鼓及優美的意境是「改變」 (Shift)最吸引人的地方。 「改變」(Shift)全長一小時,無中場休息,但舞蹈本身則分為三個部份。紐約繁 忙吵鬧的地鐵為開場,舞者以報紙為道具,道出紐約繁忙的生活景象。整場服裝 以黑白兩色系為主調,白衣舞者代表天使,亦如中國京劇的換場角色;黑衣舞者 則代表一般人,亦是眾生相。第一部份是表現人們忙碌的生活,拿著報紙的信息 在生活中營營役役。第二部份則表現人生旅途中的高低起伏,舞台上以較平和的 音樂來展現人生中愉快、輕鬆和充滿色彩的情景。第三部份則表現人始終會到達 天堂,生命從絢爛歸於平淡。整個作品不但展現了陳學同本身的個人風格,更蘊 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扁擔 Bian Dan (2000) 「扁擔」,一種用竹做成的擔子,中國人放在肩膀上用來挑運很重的物品的工具。 透過這個舞蹈創作,舞者汗流夾背地舞動著扁擔,象徵著老一代移民肩負很多中 國舊有的文化,很艱辛地帶到西方社會來,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年輕一代在中國 移民家庭所面對的代溝問題。 陳學同將這部抽象主義舞劇熟練地把舞蹈、平劇、戲劇的形代,從東方的複雜而 細緻的象徵主義中,將「美」與「力」具體結合在現代舞中,而有極高的原創作 性,被舞蹈界遇為醒目而有獨特風格,是美籍亞裔特有的表達之聲。

勇之光 Warriors of Light (1998) 象徵內心解放的「光之勇」引喻在迎接下世紀更高文明的同時,人類內心深處卻 面臨掙扎、和釋放自我的渴望。包括陳學同妻子曾佩媜在內的十位舞者,在昏暗 的聚光燈下,雙手環繞在頭上戴的黑帽,緩緩的步入舞台中。背景音樂宛如佛教 的祭儀式般,鐘聲、鈴鼓聲不停的交替,舞者也隨著節奏,時而將中空的黑帽向 上高舉,眼神似乎訴說著祈求尋找新的世界。正當十位舞者盡情的將內心世界的 空虛,及渴望藉由佛教輪迴尋求另一個自我時,燈光驟然聚集在一位女舞者身 上,其他五位舞者以透明的塑膠套將她環繞住,並出乎意料的將桶子裏的水,朝 女舞者頭頂倒下。陳學同說,光象徵熱量,水則柔性的代表人們不同的需求;將 水倒下,意味著靈魂解放的新管道。